智驱未来,能赋百业!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圆满落幕
动力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“心脏”,而它的“灵魂”则是人机交互能力。当前,机器人正从单一功能体向“情智双商”兼备的伙伴进化。与此同时,面对工业、医疗、应急等领域对机器人轻量化、高能量密度、极端环境适应性的严苛需求,动力电池技术成为产业落地的关键瓶颈之一。
摩根士丹利报告预测: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,中国在该产业供应链中占比达到63%。然而,只有当能量系统与智能系统同步进化,机器人才能真正突破从“能动”到“好用”的产业鸿沟。
7月31日下午,在WAIE 2025(第六届)全数会智能工业展——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上,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、机器人及电池领域的企业代表,聚焦动力电池与智能体的协同进化,分享了深刻的洞察和宝贵的实践经验。
深圳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所所长沈琳琳,带来了《“情”智兼备的数智人》的主题分享。
当前,最新一代仿真人形机器人的皮肤已突破传统硅胶质感局限,采用高伸缩性复合材料实现肉眼难辨的肌理与弹性,甚至能模仿人类微血管的透光效果。
那么,人形机器人是如何做到有感情与有智慧?沈琳琳所长对人形机器人的原理做出了详细的分析。
图:深圳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所所长沈琳琳
在表情控制领域,核心突破在于仿生神经驱动系统,通过200余组微型电机与压力传感器联动,机器人可精准复现从微笑到皱眉的微表情变化,并能实时模仿观察对象的微妙神态。
在机器人智慧领域,沈琳琳表示,需要在大模型的加持下,对相关机器人进行训练。足够多的训练,可以让人形机器人更有智慧。
七腾机器人国际运营部副总监刘雪平,带来了《具身智能在应急安全领域的应用及未来趋势》的主题分享。
具身智能在应急安全领域的应用正从单任务执行向多模态协同进化,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“身体”与环境的实时交互突破传统局限,未来将重塑应急安全体系架构。
刘雪平介绍,七腾机器人成立于2010年,历经多年发展,现已成为应急安全领域内领先的机器人公司,公司以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总部基地,在北京设立全国营销中心,在上海设立高端研发中心。
图:七腾机器人国际运营部副总监刘雪平
七腾机器人有四大核心系列产品,分别是足式系列如防爆四足机器人、轮式系列、挂轨式系列以及履带式系列。
据介绍,七腾机器人研发的世界唯一量产的防爆四足机器人,自研关节输出扭矩4490N/kg,性能高于特斯拉自研关节的4193N/kg输出扭矩,机器人负载能力可达200公斤以上,应用于救援、边防巡逻、森林安防、操作等领域。
在值得关注的机器人对锂电池的需求方面,虽然关乎着续航,但安全更加重要。当前,七腾机器人应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源,电压平台选择48V,容量有30、50、70、130Ah等几个品种。
防爆方面的标准一般参考:GB/T3836.1-2021、GB/T3836.2-2021,电池要求以及检测标准一般参考: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试验方法( GB/T 31467-2023)、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(GB/T 31484-2015)、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(GB/T 31485-2015)、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(GB/T 31486-2024)等。
力华电源解决方案部长高天一,带来了《46大圆柱电芯的开发及思考》的主题分享。
当前约80%的能源使用终端尚未实现电气化,从化石能源系统过渡到充分电气化的能源系统,可以减少高达40%的最终能源消耗,这是电池领域的机遇,也是大圆柱电池的发展机遇。
高天一认为,在机器人领域,需要的是具有快充能力、寿命足够长、性价比高以及安全性可靠的电池。
图:力华电源解决方案部长高天一
据了解,大圆柱电池通过全极耳设计大幅缩短电子传输路径,内阻降低显著,支持超快充;大圆柱电池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强,充放电过程不易坍塌,循环寿命比方壳电池高;圆柱形壳体作为天然压力容器,配合精准温控系统保障快充安全,充电温升比方形电池低。因此,大圆柱电池将是机器人领域非常优秀的动力解决方案。
关于力华电源,高天一介绍,虽然公司于2023年才成立,但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拥有近20年圆柱电池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经验。在技术实力方面,力华电源全球首创“无焊点、全通路、真无极耳”核心结构。
当前,力华电源专注高安全性/高比能/长循环/超高倍率 46系大圆柱电池,为低空经济、智能机器人、动力、储能等全领域提供电动化解决方案。
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(深圳)李茂松,带来了《智造未来:具身智能如何重塑行业生态》的主题分享。
李茂松表示,技术的发展使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实际生产,已开始进入工业自动化、科研机构、特种领域等参与作业。
而核心零部件的不断升级是人形机器人迈入工业应用阶段的基石,尤其是微型伺服电缸这样一体化、模块化的线性执行器。
图: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(深圳)李茂松
李茂松介绍,微型伺服电缸得具有精度高、负载大等优势,是灵巧手的核心驱动关节, 不仅能够赋能人形机器人,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灵活、高效的动作执行能力,还可以集成到电池生产设备中,推动设备的智能化升级。
依托微型伺服电缸自研自产等优势,因时机器人推出了仿人五指灵巧手。该产品是国内首款商业化五指灵巧手,尺寸小、重量轻、单指主动力高达3kg、重复定位精度±0.2mm,可满足60%以上手部抓取操作需求,且成本大幅降低,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智能机器人”重点专项支持,并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及其他机械设备的运动执行部位。
李茂松指出,未来,有望通过微型伺服电缸等核心零部件的迭代,在提升灵巧手本体性能的同时,以模块化方案赋能精密运动控制等领域,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。
深圳未来动力有限公司CEO张茂峰,带来了《VLAI Robotics未来动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与开源生态》的主题分享。
张茂峰介绍,具身智能(Embodied Intelligence)是一种高级人工智能形式,它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环境,并通过自主学习和适应性行为来完成任务。
机器人通过感知环境(视觉、空间推理)、自主决策(任务分解与规划)和物理执行,实现类人类的交互能力,核心流程为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。
图:深圳未来动力有限公司CEO张茂峰
目前具身智能模型路线主要有两个代表,分别为OpenAI与 Figure合作为代表的分层决策模型,以及Google RT-2为代表的端到端模型PaLM-E。这两种模型各有优缺点。
张茂峰表示,硬件是具身智能落地的基石。未来动力的产品主要有:
1、行星一体化关节模组:轻量化、高密度(扭矩18-360Nm全覆盖),成本优势显著(B3/B4型号仅690/999元);
2、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:集成大脑(决策模型)、小脑(运动控制)、通信板三合一,降低40%成本,解决多厂商硬件调试难题;
3、快拆电池:支持高效能源管理。
未来动力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造的机器人,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起来没有门槛,成为最专业的具身智能场景赋能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平台。
目前,未来动力已接手订单15家15+客户,均价200-500万;行星一体化关节模组累计出货了1万+台,6月初刚上线的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和快拆大容量电池分别出货20+套、100台以上。
未来动力(VLAI.CN社区)已开源40+前沿论文及机器人算法代码,以及共享数据集与训练方案,未来将持续构建具身开源生态,通过硬件革新与开放生态,加速具身智能赋能生产力升级。
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志斌,带来了《人形机器人的现在与未来》的主题分享。
岳志斌介绍,天链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,专业从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、协作机器人、人形机器人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并且为客户提供机器人技术服务和相关行业化解决方案,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(川机器人,835015)。
2025年7月,天链机器人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,备案材料已获受理,目标于2027年登陆科创板。
图: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志斌
岳志斌指出,天链机器人多项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,公司研发出首款驾驶飞机的人形机器人、首款按照体操舞蹈演员体型制造的全球通用人型机器人,以及第一款5G+AI人型机器人等代表性产品。
其中,通用人型机器人采用内骨骼结构设计,实现了71主动自由度+10被动自由度(行业最高),峰值扭矩达527牛米,双腿负载145公斤,活动范围接近真人水平。川机器人的人型机器人技术的领先源于对谐波减速机、一体化关节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积累。岳志斌介绍,天链机器人是国内唯一能做标号3—100系列的谐波减速机企业,已年销超6万台,市场占有率国产品牌前三。同时,天链机器人已突破超轻量一体化关节技术,支撑机器人小型化、高负载性能。
商业化落地方面,天链机器人已中标军方订单1000台,并参与核工业事故处置,客户涵盖中核集团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、国家疾控中心、北京原子能、国家电网、比亚迪等单位/企业。未来,天链机器人将联手上市公司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研发,推动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。
随着岳志斌的分享结束,“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”圆满落幕。但思维的碰撞永不落幕,让我们带着今日的启发,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再会!
今年10月,维科网·锂电将在深圳举办“OFweek 2025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”,届时将汇聚众多产业链顶尖力量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维科网·锂电官方信息,期待与您再次相聚!

图片新闻
发表评论
登录
手机
验证码
手机/邮箱/用户名
密码
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
还不是会员?免费注册
忘记密码其他方式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暂无评论
暂无评论